分子材料壓電性不足難題破解

作者: 2017年07月26日 來源: 瀏覽量:
字號:T | T
24日,記者從東南大學獲悉,該校與美國托萊多大學、北京大學等單位合作,合成了一類具有優(yōu)異壓電性能的分子鐵電材料。這一成果解決了困擾學界130多年的分子材料壓電性不足的世紀難題。   壓電性指的是材料在受擠壓

  24日,記者從東南大學獲悉,該校與美國托萊多大學、北京大學等單位合作,合成了一類具有優(yōu)異壓電性能的分子鐵電材料。這一成果解決了困擾學界130多年的分子材料壓電性不足的世紀難題。

  壓電性指的是材料在受擠壓或拉伸時可以產生電,或在材料兩端施加電壓后材料能伸長或縮短的特性。1880年,居里兄弟首先發(fā)現電氣石的壓電效應,從此開始了壓電學的歷史。壓電材料可以直接將電力轉化成驅動力,用電產生聲波、超聲波,可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、醫(yī)療和國防等眾多領域。

  傳統壓電陶瓷材料制造溫度高、硬度大、有一定毒性,相比較而言,“分子材料”結構靈活多變、性質設計調控空間大、制作成本低、容易制成薄膜、柔韌性好、可降解、無毒害。研究者們一直在努力提升分子材料的壓電性能,希望補足壓電陶瓷的短板,但收效甚微。在這一背景下,科學家突破傳統的思路,從提升鐵電極軸數量入手,利用相變前后對稱性的巨大變化,發(fā)現了一類具有優(yōu)異壓電性能的分子鐵電材料。

  據悉,這種新型分子鐵電材料不僅秉承了分子材料的優(yōu)勢,同時在壓電性能上也達到了傳統壓電陶瓷的水平。東南大學教授熊仁根說:“未來,這種具有優(yōu)良壓電特性的分子鐵電材料將會使計算機芯片的體積進一步縮小。憑借著分子材料的良好生物兼容性,人們將制作出更加安全的醫(yī)學植入器件。該材料將在傳感器、人機交互技術、微機電系統、納米機器人以及有源柔性電子學等領域具有重大的應用前景。”該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在國際頂尖學術雜志《科學》在線發(fā)表。

全球化工設備網(http://www.seenwhilewandering.com )友情提醒,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:全球化工設備網!違者必究.

標簽:

分享到:
免責聲明:1、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(fā)布,本網發(fā)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,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。
2、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!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:+86-571-88970062